西元 1966 年,Rollei 推出了 35mm 規格中的經典相機:Rollei 35,
Rollei 35 由 Heinz Waaske 設計,以極簡的設計與紮實的組構,
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小 35mm 規格相機,再加上其優異光學、精密金屬機身,
以其經典、小型、輕量、工藝,立刻擄獲攝影人的目光與喜愛,
Rollei 35 各型號在生產總量上約為二百萬台,歷經半個世紀之後,
至今仍有許多人使用著、並且收藏著...。
一、Rollei 35 Classic 規格:
快 門:採用 Compur 鏡間快門,1/500 ~ 1/2 秒、B 快門。
鏡 組:Rollei Sonnar 40mm F2.8 HFT、四群五枚、30.5mm 濾鏡口徑*。
對 焦:無,目測估距、配合景深表(下圖來源:Rollei 35 Classic 使用手冊)。
快 門:採用 Compur 鏡間快門,1/500 ~ 1/2 秒、B 快門。
鏡 組:Rollei Sonnar 40mm F2.8 HFT、四群五枚、30.5mm 濾鏡口徑*。
對 焦:無,目測估距、配合景深表(下圖來源:Rollei 35 Classic 使用手冊)。
觀景窗:僅構圖用,無其它功能(下圖來源:Rollei 35 Classic 使用手冊)。
測 光:採用 Gossen CdS (硫化鎘光敏電阻) 測光系統,連動追針式。
電 池:PX 625/H-D 1.35V。
註*:Rollei 35 S 所搭配之鏡頭 Sonnar 40/2.8 HFT,後來甚至發表了單鏡版,
鏡身為 Leica M 接環,由此可見世人對此鏡評價之高,
直至今日,甚至有人拆機,將 Rollei 35 S 鏡頭拆下,以轉接方式用數位機身。
電 池:PX 625/H-D 1.35V。
註*:Rollei 35 S 所搭配之鏡頭 Sonnar 40/2.8 HFT,後來甚至發表了單鏡版,
鏡身為 Leica M 接環,由此可見世人對此鏡評價之高,
直至今日,甚至有人拆機,將 Rollei 35 S 鏡頭拆下,以轉接方式用數位機身。
二、Rollei 35 歷來發表機型:
1967-1975 Rollei 35 40mm/F3.5 Tessar 四枚三群、德製 ←1971→ 新加坡製。
1969-1971 Rollei C 35 40mm/F3.5 Triotar 三枚三群、德製,沒有測光系統。
1969-1978 Rollei B35/35 B 40mm/F3.5 Triotar 德製 ←1971→ 新加坡製*。
1972-1973 Rollei 35 S-Xenar 40mm/F3.5 Xenar 四枚三群、新加坡製。
1974-1980 Rollei 35 S 40mm/F2.8 Sonnar HFT 五枚四群、新加坡製。
1976-1980 Rollei 35 T 40mm/F3.5 Tessar 新加坡製,為有別於 S ,特加上 T 以為區分。
1978-1980 Rollei 35 LED 40mm/F3.5 Triotar 新加坡製*。
1980-1982 Rollei 35 TE 40mm/F3.5 Tessar 新加坡製,測光捨棄追針式,改為觀景內電子指示。
1980-1982 Rollei 35 SE 40mm/F2.8 Sonnar 新加坡製,測光捨棄追針式,改為觀景內電子指示。
1967-1975 Rollei 35 40mm/F3.5 Tessar 四枚三群、德製 ←1971→ 新加坡製。
1969-1971 Rollei C 35 40mm/F3.5 Triotar 三枚三群、德製,沒有測光系統。
1969-1978 Rollei B35/35 B 40mm/F3.5 Triotar 德製 ←1971→ 新加坡製*。
1972-1973 Rollei 35 S-Xenar 40mm/F3.5 Xenar 四枚三群、新加坡製。
1974-1980 Rollei 35 S 40mm/F2.8 Sonnar HFT 五枚四群、新加坡製。
1976-1980 Rollei 35 T 40mm/F3.5 Tessar 新加坡製,為有別於 S ,特加上 T 以為區分。
1978-1980 Rollei 35 LED 40mm/F3.5 Triotar 新加坡製*。
1980-1982 Rollei 35 TE 40mm/F3.5 Tessar 新加坡製,測光捨棄追針式,改為觀景內電子指示。
1980-1982 Rollei 35 SE 40mm/F2.8 Sonnar 新加坡製,測光捨棄追針式,改為觀景內電子指示。
三、Rollei 35 歷來發表紀念機型:
1971-1972 Rollei 35 Gold 40mm/F3.5 Tessar 德製,限量 1200 套 (紀念 Rollei 35 發售一百五十萬套)
1974-1975 Rollei 35 S Gold 40mm/F2.8 Sonnar 德製,限量 1500 套 (紀念 Rollei 35 發售二百萬套)
1979 Rollei 35 S Silver 40mm/F2.8 Sonnar 新加坡製,限量 8000 套 (紀念 Rollei 35S 發售一百萬套)
1982-1987 Rollei 35 Classic 40mm/F2.8 Sonnar 德製**
1986 Rollei 35 Platin 40mm/F2.8 Sonnar 德製,限量 444 套*** (紀念 Rollei 35 發行二十週年)
1990-1996 Rollei 35 Classic Titanium 40mm/F2.8 Sonnar
1990-1996 Rollei 35 Classic Black 40mm/F2.8 Sonnar
1992-1993 Rollei 35 Classic Gold 40mm/F2.8 Sonnar
1992-1997 Rollei 35 Classic Platinum 40mm/F2.8 Sonnar
1995 Rollei 35 Classic Gold 75th anniversary 40mm/F2.8 Sonnar 限量 900 套 (紀念 Rollei 七十五週年)
1991 Rollei 35 Metric 40mm/F2.8 Sonnar
1997 Rollei 35 Royal Urushi 40mm/F2.8 Sonnar
1971-1972 Rollei 35 Gold 40mm/F3.5 Tessar 德製,限量 1200 套 (紀念 Rollei 35 發售一百五十萬套)
1974-1975 Rollei 35 S Gold 40mm/F2.8 Sonnar 德製,限量 1500 套 (紀念 Rollei 35 發售二百萬套)
1979 Rollei 35 S Silver 40mm/F2.8 Sonnar 新加坡製,限量 8000 套 (紀念 Rollei 35S 發售一百萬套)
1982-1987 Rollei 35 Classic 40mm/F2.8 Sonnar 德製**
1986 Rollei 35 Platin 40mm/F2.8 Sonnar 德製,限量 444 套*** (紀念 Rollei 35 發行二十週年)
1990-1996 Rollei 35 Classic Titanium 40mm/F2.8 Sonnar
1990-1996 Rollei 35 Classic Black 40mm/F2.8 Sonnar
1992-1993 Rollei 35 Classic Gold 40mm/F2.8 Sonnar
1992-1997 Rollei 35 Classic Platinum 40mm/F2.8 Sonnar
1995 Rollei 35 Classic Gold 75th anniversary 40mm/F2.8 Sonnar 限量 900 套 (紀念 Rollei 七十五週年)
1991 Rollei 35 Metric 40mm/F2.8 Sonnar
1997 Rollei 35 Royal Urushi 40mm/F2.8 Sonnar
註*:
Rollei B35:為入門版,快門與光圈轉盤改置機頂、測光改為 Se 硒測光。
Rollei 35 LED:為B35 的後續機,測光改採 SPD (矽光二極管) 系統。
註**:
Rollei 35 前、中期,同款不同顏色機型,產地、時間有不同接續點,本文並無特別分記;
Rollei 35 後期,尤其在 1990 年之後,發表多款紀念版本,
在其外觀、材質、名稱上都有不同之處,本文並無多加追記。
另外,紀念機型的發表原因,也有數種不同說法,無法精確考證,僅供參考。
Rollei 35 各型照片與更詳細內容,可參考:The Rollei 35 Story。
註***:
Rollei 公司新加坡廠於 1981 年關閉,其後 Rollei 35 只在德國生產少量機型,
最後也無法與日本相機廠競爭,還是放棄了 135 系統的 Rollei 35 與 Rolleiflex SL-35 系列,
而專注於中片幅的 Rolleiflex 6000 系統。
Rollei B35:為入門版,快門與光圈轉盤改置機頂、測光改為 Se 硒測光。
Rollei 35 LED:為B35 的後續機,測光改採 SPD (矽光二極管) 系統。
註**:
Rollei 35 前、中期,同款不同顏色機型,產地、時間有不同接續點,本文並無特別分記;
Rollei 35 後期,尤其在 1990 年之後,發表多款紀念版本,
在其外觀、材質、名稱上都有不同之處,本文並無多加追記。
另外,紀念機型的發表原因,也有數種不同說法,無法精確考證,僅供參考。
Rollei 35 各型照片與更詳細內容,可參考:The Rollei 35 Story。
註***:
Rollei 公司新加坡廠於 1981 年關閉,其後 Rollei 35 只在德國生產少量機型,
最後也無法與日本相機廠競爭,還是放棄了 135 系統的 Rollei 35 與 Rolleiflex SL-35 系列,
而專注於中片幅的 Rolleiflex 6000 系統。
四、Rollei 35 Classic 使用簡介:
Rollei 35 系統的設計理念與使用方法,可說是獨樹一格,但其間因歷經各種型號演變,
故元件的配置與操作方法也略有差異,以下僅就 Rollei 35 Classic 的部分說明。
Rollei 35 系統的設計理念與使用方法,可說是獨樹一格,但其間因歷經各種型號演變,
故元件的配置與操作方法也略有差異,以下僅就 Rollei 35 Classic 的部分說明。
01 正面與鏡頭蓋。(鏡頭蓋為非原廠)
02 正面部件圖:
1. Rollei 字樣左方圓孔為測光元件。
2. Rollei 字樣下方圓鈕為鏡頭退鏡鈕。
3. 鏡頭左方圓盤:
內圈:為感光度設定轉盤,DIN 為德規、普偏規格為 ISO (ASA)。
外圈:為鏡頭光圈設定,使用時先按壓圓盤下方弧型金屬才可轉動。
4. 鏡頭右方圓盤:
內圈:為底片種類標記,僅註記、拍攝時無實際功能。
外圈:為快門速度設定。
5. 鏡頭:拉出後並右轉即可鎖定,收放時按下 2. 並左轉即可收回。
03 機頂部件圖:
2. Rollei 字樣下方圓鈕為鏡頭退鏡鈕。
3. 鏡頭左方圓盤:
內圈:為感光度設定轉盤,DIN 為德規、普偏規格為 ISO (ASA)。
外圈:為鏡頭光圈設定,使用時先按壓圓盤下方弧型金屬才可轉動。
4. 鏡頭右方圓盤:
內圈:為底片種類標記,僅註記、拍攝時無實際功能。
外圈:為快門速度設定。
5. 鏡頭:拉出後並右轉即可鎖定,收放時按下 2. 並左轉即可收回。
03 機頂部件圖:
1. 左方為過片桿。
2. 中上為外閃燈座。
3. 中下為連動追針式測光表,拍攝時指針與圓針重疊即為測光值。
4. 右方為快門鈕。
04 機底部件圖:
05 鏡頭濾鏡口徑為 30.5mm,我搭配了個 Contax 銀色濾鏡,看起更顯經典。
06 拍攝完,捲片時,需先將觀景窗右方的回片撥片向上。
07 由機底捲片桿依箭頭方向捲回,直到阻尼消失為止。
2. 中上為外閃燈座。
3. 中下為連動追針式測光表,拍攝時指針與圓針重疊即為測光值。
4. 右方為快門鈕。
04 機底部件圖:
05 鏡頭濾鏡口徑為 30.5mm,我搭配了個 Contax 銀色濾鏡,看起更顯經典。
06 拍攝完,捲片時,需先將觀景窗右方的回片撥片向上。
07 由機底捲片桿依箭頭方向捲回,直到阻尼消失為止。
08 接著,再將機背開關向下撥。
09 獨特的抽屜設計機身。
10 右方 Made In Germany 下方為電池安裝處,可用硬幣旋開。
11 安裝底片,先拉一小段穿過捲片軸中間。
12 再向右撥動捲片軸下方,將底片捲回如圖。並注意上下底片卡孔。
13 最後,鏡頭收回前,需先完成過片才可以收回。
五、Rollei Sonnar 40mm F2.8 HFT 拍攝表現:
Rollei 35 鏡頭先是採用蔡司號稱 "鷹眼" 的 Tessar 結構,
直至 Rollei 35 S 的出現,等於是鏡頭的升級,鏡頭速度由 F3.5 升為 F2.8,
更重要的是,Sonnar 結構光圈全開時的優異素質,與大光圈下的勻滑散景。
Sonnar 40/F2.8 在光圈全開時,仍保有 Tessar 結構所聞名的細節呈現與銳利度,
我想這是當時 Rollei 會採用 Sonnar 結構取代 Teaaar 的主要原因之一,
再加上 Sonnar 以散景優美著稱,在細節、銳利、散景兼俱之下,
也讓日後 Rollei 35 Classic 系列都只有 Sonnar 版本的 Rollei 35。
另外,Rollei 與 Zeiss 合作的 HFT 鍍膜也功不可沒,
在實際拍攝下,此鏡的抗耀能相當好,再加上 30.5mm 的保護鏡後,
幾乎沒有看過耀光或光斑的出現,即使是面對太陽的拍攝也無需擔心。
而色彩方面,HFT 比較偏向真實而不濃不淡的表現手法,
尤其在亮部與暗部的過渡,相當美好,更有一種晶質之感,
這點似乎與 Zeiss T* 有異曲同工之處,但又不全然相同...。
Rollei 35 鏡頭先是採用蔡司號稱 "鷹眼" 的 Tessar 結構,
直至 Rollei 35 S 的出現,等於是鏡頭的升級,鏡頭速度由 F3.5 升為 F2.8,
更重要的是,Sonnar 結構光圈全開時的優異素質,與大光圈下的勻滑散景。
Sonnar 40/F2.8 在光圈全開時,仍保有 Tessar 結構所聞名的細節呈現與銳利度,
我想這是當時 Rollei 會採用 Sonnar 結構取代 Teaaar 的主要原因之一,
再加上 Sonnar 以散景優美著稱,在細節、銳利、散景兼俱之下,
也讓日後 Rollei 35 Classic 系列都只有 Sonnar 版本的 Rollei 35。
另外,Rollei 與 Zeiss 合作的 HFT 鍍膜也功不可沒,
在實際拍攝下,此鏡的抗耀能相當好,再加上 30.5mm 的保護鏡後,
幾乎沒有看過耀光或光斑的出現,即使是面對太陽的拍攝也無需擔心。
而色彩方面,HFT 比較偏向真實而不濃不淡的表現手法,
尤其在亮部與暗部的過渡,相當美好,更有一種晶質之感,
這點似乎與 Zeiss T* 有異曲同工之處,但又不全然相同...。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偶然在網路上看到一台Rollei 35s相片,心血來潮google 來這裡。
回覆刪除Rollei classic Ti十幾年前我好迷,好想擁有一台,卻買不下手。看到你的分享,了了心願。
真是一代名機!
是呀!美好的經典。
刪除